乐谱详情
《维特》(Werther)是法国作曲家马斯内的歌剧,完成于1892年,脚本由爱杜亚·布劳(Edouard Blau)、保罗·米利耶(Paul Milliet)以及乔治·哈特曼(Georges Hartmann)根据歌德的小说改编而成。全剧于1892年2月16日,在维也纳宫廷剧院首次演出。这部歌剧取材自歌德的小说《少年维特的烦恼》(Johann Wolfgang Goethe`s neovel "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s",1774)。十八世纪下半叶,文人们发起了种种文化运动,歌德便是其中狂飙运动的主要代表。在当时的德国存在着一种十分特殊的社会现象,宫廷贵族阶层与中等市民阶层之间有一堵密不透风的墙,上流社会认为德语粗鲁,真正高雅的只有法语,故对于大多数出自市民阶层的知识分子的德语作品评价很低。就连明智的腓特烈大帝也持这种反对的观点,他的宫廷里只上演法国悲剧,甚至不欢迎莎士比亚,因为莎翁的戏剧总是将王公贵族和小偷掘墓人放在同一舞台上,将之视为野蛮、放肆的滑稽戏,是一个对拉丁文一窍不通的人在不成熟时代的产物。中等阶级知识分子中普遍怀有一个"新德国"的梦想,他们崇尚自然,热爱自由,热衷于孤芳自赏,并不顾冷漠的理智而执著于追求内在的激情,歌德的维特便是这样一个典型。马斯内的《维特》是一部抒情歌剧,作品着重刻画主人公内心细腻复杂的感受,音乐优美舒缓,富有诗意,情节发展舒缓,对演员的要求很高,要能够把维特复杂的心理历程精准地表达出来,如第三幕中那首著名的咏叹调《不要唤醒我》